達活泉公園的清晨,朝露未退,一首由葫蘆絲演奏的《沂蒙山小調(diào)》飄揚開來。在公園東北角處,三五人一組,或聚在長廊中,或站在大樹下,他們手執(zhí)葫蘆絲眼盯樂譜,聚精會神地演奏著。人群中有兩位老師,不時穿梭指點著大家的吹奏技巧。 這兩位老師就是65歲的劉竹奇和64歲的許登順。退休后,他們發(fā)揮自己的文藝特長,在公園免費教授葫蘆絲,學員年齡最大的70多歲,最小的只有幾歲。他們還組建了藝術(shù)團,經(jīng)常參加公益活動,將葫蘆絲這種民族樂器吹出了國門。 兩位老人每天有兩個時間段授課,分別是早上8點至11點、下午4點至6點。無論是退休老人還是兒童,只要有時間,都可以免費來學。很多老年學員沒什么樂理知識,兩位老師就從“哆來咪”和簡譜開始耐心教授,他們也會根據(jù)學員的基礎(chǔ),一對一指導大家學習吹奏技巧。
劉竹奇是威縣人,16歲考入威縣劇團,在劇團工作了十幾年后,調(diào)到威縣文化館。5年前退休后,他來到邢臺與女兒一起居住。因為喜歡葫蘆絲,又有一定的演奏技巧,很快劉竹奇便融入了新環(huán)境,身邊多了一些葫蘆絲愛好者。一次偶然機會,劉竹奇與許登順相識,兩人經(jīng)常一起探討葫蘆絲,切磋技藝。時間長了,他們便將各自的“粉絲兒”聯(lián)合起來,一起免費教授大家吹奏。 只要不是陰天下雨,劉竹奇和許登順都會準時來到達活泉公園,在老地方授課,時間久了,這里儼然成了葫蘆絲音樂廣場!拔覀兘痰挠写笳n,也有小課,有初級課、中級課和高級課,只要有人愿意來學,我們就會堅持免費教。”劉竹奇說,為了提高技藝,他們也會外出拜訪名師,學習提高。 口耳相傳,學員越來越多。后來,除了劉竹奇和許登順,還有王淑菊等老師加入進來,一同義務(wù)教課。他們分工合作,一起編排了獨特的教學方案,有的負責教授演奏技巧,有的專門教授樂理知識。
劉竹奇有時也會將經(jīng)驗技巧直觀的寫在紙上,并逐一標記好,以便沒有基礎(chǔ)的學員們也能在短時間內(nèi)掌握吹奏方法。 “這里不僅免費教學,而且教的方法比較專業(yè)。以前,我一直以為學習葫蘆絲很難,跟著劉老師他們學習后,越學越有趣!睂W員陳大爺雖然剛學了3個月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能流暢地演奏好幾首曲目了。 劉竹奇說,有些老年人很喜歡樂器,但是缺少學習的機會,現(xiàn)在有了這支隊伍,不僅能夠掌握一技之長,更能陶冶身心。
為了參加公益表演時師出有名,劉竹奇和他的葫蘆絲朋友們注冊了邢臺市新時代葫蘆絲藝術(shù)團。每逢節(jié)假日,他們就會一起到敬老院等地參加公益演出。“每次演出活動,大家都很踴躍,而且都是自己買服裝道具!眲⒅衿嬲f,他們覺得能學有所用,老有所為,能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(shè)做些貢獻,被社會認可,心里很滿足。 2017年,在一次演出比賽中,劉竹奇得知韓國將要舉辦國際文化藝術(shù)展演中韓文化交流會。抱著試試的態(tài)度,他向組委會推薦了他們的葫蘆絲團隊。通過第一次海選,第二次甄選,他們在第三次選拔時,以一首西北風格的民族樂曲《尕妹》成功入選。 今年3月份,劉竹奇帶領(lǐng)邢臺市新時代葫蘆絲藝術(shù)團遠赴韓國演出。他們的演奏音色優(yōu)美柔和,圓潤婉轉(zhuǎn),獲得了韓國友人的一致好評。 劉竹奇說,有了這次出國經(jīng)歷,他更喜歡和大家切磋,也希望能帶著民族樂器葫蘆絲到更多的國家去演出。 |
關(guān)于我們|吹牛吉他網(wǎng) ( 蜀ICP備19038617號-2 )
GMT+8, 2024-4-26 14:57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© 2010-2018 www.wcnp.cn